您在這裡

19世紀岸裡熟番建醮意義考察——兼論內部關係與社會階層化現象

論文
洪麗完
年份: 
2017
卷: 
15
期數: 
1
頁數: 
83-125
電子全文下載 (PDF格式): 
摘要: 

建醮普渡丶繞境儀式活動係臺灣漢人社會的重要民間信仰活動,19世紀初岸裡熟番的建醮(俗稱做醮)固然受到漢文化的影響,卻有其獨特的一面。本文利用岸裡熟番建醮的文獻,進行清帝國介入後,「岸裡行政社群」(指岸裡大社轄下各部落)的形成及其社會生活實態的釐清,指出:(1)在岸裡公館舉行建醮活動(而非一般漢人社會在廟口或有應公廟等祭祀無祀的廟宇舉行);(2)建醮日期選擇漢人信仰的「天公生」、三界公生日及土地公頭牙之後(非漢人於收割農閑之時);(3)醮域以岸裡行政社群為主(非漢人重視的血緣、地緣、祖籍或水利關係);(4)經費由捐款而來(非收丁錢)等不同於漢人俗信的特色。

由岸裡大社主辦、各部落菁英主導的建醮活動,顯示其統合在岸裡行政社群下的跨部落關係。由清乾隆年間岸裡部落多次內部派系之爭,岸裡社丶樸仔籬社因界外交易及土地經營問題互控,以及嘉慶年間阿里史社人潘賢文競爭通事職位未果,帶領該社人遠走蘭陽平原,則說明其內部存在裂隙。而在建醮捐款活動中,屯丁以「社」為捐款單位,個人捐款也冠上「社」名,一則說明各單一部落認同仍高於政治力作用下(行政社群框架)的新關係,一則顯示番屯制度施行後的跨部落權力結構亦未取代單一部落關係。從各類宗敎事務,主要由各部落具有功名及(曾)擔任部落公職的社人出任,頗類似漢人社會的仕紳階層,往往也是民間信仰重要的參與者,說明岸裡社會已有明顯的社會階層化現象(不同於傳統較平權的部落社會)。

本文一方面考察岸裡熟番如何將漢文化與傳統習俗接軌,一方面釐清清帶國介入後的部落權力重組及其對社會經濟生活的衝擊。透過建醮活動,不僅得以一窺岸裡大社改宗西洋基督敎信仰前,接受漢人民間俗信的面貌及其如何疊加丶揉合傳統文化因子的現象,也可考察岸裡行政社群的內部關係及部落社會階層化現象。雖然清帝國在制度上對部落內部權力、社會經濟造成巨大影響,在心理層次(認同)的改變則不然,即社會文化未如制度面那麼具體及容易被改變。

歷史人類學學刊